理監事名單
現任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,另尚擔
現任台灣文學學會副理事長、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。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。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。學術專著有《詩及其象徵》(2015)、《結構與符號之間: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》(2008)、《朦朧、清明與流動: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》(2002)、《與詩對話:台灣現代詩評論集》(2000)、期刊論文數十篇,以及創作詩集《女流》。曾獲大專學生文學獎現代文學評論獎、台北文學獎新詩評審獎、台中縣文學獎新詩獎、南瀛文學獎「南瀛新人獎」、台灣文學獎散文獎、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,以及多次清華大學教師學術卓越獎勵。研究領域為台灣文學、女性詩歌、性別論述、精神分析詩學等。
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。現任台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、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兼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。曾任台灣文學學會理事、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主任、國立聯合技術學院臺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。著有《楊逵及其作品研究》、《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:四○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》、《戰後初期楊逵與中國的對話》。曾獲行政院文建會現代文學研究論文獎助、行政院國科會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、國立聯合大學研究優良獎。研究領域以楊逵文學為主,亦擴及台灣文學史料、日治時期台灣文學、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等。
現任台灣文學學會理事、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特聘教授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。曾任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語文領域(閩南語文)課程綱要研修小組召集人、文化部國家語言發展法研究與規劃主持人、教育部本土教育委員會委員兼分組召集人、 教育部本國語言推動會委員,菅芒花台語文學會理事長、以及《台文戰線》發行人、社長等。著有學術論集《台語文學史暨書目彙編》、《對邊緣到多元中心:台語文學ê主體建構》、《台灣母語文學:少數文學史書寫理論》等;另有詩集《阮阿母是太空人》、《將台南種佇詩裡》、《方耀乾台語詩選》、《烏╱白》、《台窩灣擺擺》等11部。曾獲巫永福文學評論獎、榮後臺灣詩人獎、教育部第一屆推動母語傑出貢獻獎、吳濁流文學獎新詩正獎、蒙古國傳統研究院世界文學交流貢獻獎、Pentasi B.終身成就獎、世界人民作家協會全球之光獎等。詩曾被翻譯成英文、西班牙文、土耳其文、蒙古文、日文、孟加拉文、泰盧固文等語文出版。研究領域涵括台語文學、臺灣文學史論、戰後現代詩等。
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。日本筑波大學地域研究日本文化碩士,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明學系碩士,日本筑波大學文學博士。著作:《真杉靜枝與殖民地台灣》(2013)等。譯作: Faye Yuan Kleeman著《帝國的太陽下》(2010),津島佑子著《太過野蠻的》(2011),丸谷才一《假聲低唱君之代》(2015),洪郁如著《近代台灣女性史》(共譯,2017),柄谷行人《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》(2017)等。編著: 《我的日本》(共同編者:山口守、白水紀子,2018)《台日韓女性文學:一場創作與發展的旅程》(吳佩珍、崔末順、紀大偉編,2016),《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: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》(上)(中)(下)(2012)等。台日文學導讀與隨筆散見於專書、雜誌。
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副教授,主要研究領域為台灣古典文學、戰後台灣與東南亞漢詩社群、空拍與創意實務。著有《從蠻陌到現代:清領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地景書寫》。
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。日本法政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候選人,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,曾於荷蘭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( IIAS)擔任研究員。著有《福爾摩沙詩哲林亨泰》(印刻出版社)以及多篇期刊學術論文。主要研究領域為台灣現當代詩、文學思潮史研究、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等等。
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、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、
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,東京
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博士。現為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
現任台灣文學學會理事、
道卡斯族竹塹社人,父親說的是竹東海陸腔客家話、
林淇瀁,筆名向陽。現任台灣文學學會常務監事、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。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榮譽作家,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。曾任《自立晚報》副刊主編、自立報系總編輯、總主筆、副社長。著有學術論集《書寫與拼圖: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》、《照見人間不平:台灣報導文學史論》與《場域與景觀:台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》;另有詩集《亂》、散文集《旅人的夢》、評論集《浮世星空新故鄉》等五十餘部。曾獲國家文藝獎、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、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、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等獎項。研究領域涵括臺灣文學史論、臺灣文學思潮、副刊研究、文化研究等。
王惠珍,台灣台南人,日本關西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中國文學博士,現任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,曾任教私立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。專長:龍瑛宗文學研究、台灣殖民地文學、東亞殖民地文學比較研究等。著有《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: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》(2014),編有《戰鼓聲中的歌者──龍瑛宗及其同時代東亞作家論文集》(2011)等專書。學術論文有〈殖民地作家的文化素養問題──以龍瑛宗為例〉、〈帝國讀者對殖民地作家書寫的閱讀想像:以同人雜誌《文藝首都》為例〉、〈老兵不死:試論50、60年代臺灣日語作家的文化活動〉等。
現任台灣文學學會監事、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兼真理大學台南校區行政處處長、台灣文學資料館館長及台南市北門社區大學主任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博士。曾任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主任。著有學術專書《南宮搏著作研究》、《寫鬼寫妖、刺貪刺虐~「聊齋俚曲」新論》與《蘇軾小品文研究》;單篇論文〈亂世武俠的平凡英雄述寫~以張草《庖人誌》三部曲為探討範疇〉、〈磨劍為蒼生,誰能與爭鋒?──談上官鼎《王道劍》之王道思想及其創作發想與材料運用〉、〈歷史寫實,似假若真;魔幻武俠,變化萬千――張大春《城邦暴力團》之書寫探討〉、〈從詛咒、對話到散靈――談李喬幽情三部曲之政治罪性與生命探尋〉、〈論李喬《咒之環》的創作意念與寫作手法〉……等20餘篇。研究領域涵括臺灣武俠小說、現代歷史小說、電影文學、中國古典小說等。
陳允元,台南人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