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浩偉(Cheng Hao-wei)

 

  盛浩偉,一九八八年生,臺北人,臺灣大學日文系、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。著有散文集《名為我之物》,改編小說《致親愛的孤獨者》,合著有《華麗島軼聞:鍵》(小說接龍)、《終戰那一天: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》(非虛構歷史寫作)、《百年降生:1900-2000 臺灣文學故事》(專欄集結)等。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、時報文學獎、Openbook年度好書獎等。

  作品〈仙台記事四則〉被譯為日文,收錄於吳佩珍、白水紀子、山口守編《我的日本: 台湾作家が旅した日本》(白水社)

維基百科

書評與訪談

Book Reviews and Interviews


2020/02/11:【OpenBook閱讀誌】微醺的尾韻:盛浩偉與陳輝龍談《69號線的離開》

如果讀者有足夠的敏銳,就可以從例如〈聽說柯川來過〉裡某些轉瞬即逝的政治性描寫裡察覺,或者,也可以從作品排列裡察覺:前四篇都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遺緒相關,而第五篇,則是投向未來的「第三次世界大戰」。

除了小說內容,整本書的形式,也都摻入了陳輝龍的巧思,比如排版,段落都沒有空兩格。「我很小就有這種困惑:到底是誰規定,開頭一定要空兩格?空兩格是什麼意思?小時候寫作文,我都從第一格開始寫,所以每次都被老師罵。」陳輝龍笑著說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9∕11∕28:繞遠路以及沉默

活動名稱:朝向台灣「新文學」:新世代作家群像
演講題目:繞遠路以及沉默
時間:2019∕11∕28(四)15:15-17:00
地點:真理大學財經學院313教室
記錄人:陳俐穎


「文學」是什麼?我想這是讀文學系的學生都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。但在深入探討後會發現,文學其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,各家都會有不同的看法與說法。當自己同時兼具研究者和創作者的雙重身分時,往往會有不同的文學視角,於是,我將過去的經驗綜合後得到一個體悟:文學裡面很重要的其實是「繞遠路」與「沉默」。

演講現場

  我們在讀文本時常常會發現有非常多隱藏的訊息,也就是在表面上不會明說的訊息,而那些東西就是「沉默」:沒有被說出來的地方,足以影響你對整個事情走向的判斷。文學理論常常就會有「沉默」,也就是文本不說出來的東西,文學很多時候不會把「框」說出來,以至於我們無法清楚的理解作品想表達什麼;但是如果又直接說出來的話,就又會感受不到那個力道了,我們若把「框」拿掉,讓我們把熟悉的日常變得陌生,從而產生一種文學的感受,其實不明講出來,作品的渲染力或感染力是會更強的,成為具有強大抽象召喚力的文學詩句。也就是說,創作這件事,其實是有「框」的,也許作家不會讓我們在前景看到,會隱藏在後景,而我們在文本上能夠看到的東西,其實是在框裡面的,而那些就會產生意義,所謂的文學價值與美感,其實是在那樣的框下誕生的,希望同樣看著這個框的人,能夠感受到這個框中無法被言說的事物。

  至於文學為什麼要「繞遠路」?有時候我們在讀文本時,以為作者描寫的恰如其分,讓我們覺得沒有多餘的東西,其實可能就是在繞遠路。由於文學的基本上是「感受」,我們在創作文學或者閱讀文學作品時,最動人、最刻骨銘心地方往往是那些充滿細節的東西,所以必須要帶著你繞遠路,透過各種的描寫,而最後只是想要與我們提點這一件事情。然而,如何能描寫出動人心弦的細節?創作者除了透過「寫」來練習之外,還可以去看別人怎麼寫,看別人編故事怎麼編,不是只是看完而已,而是要在過程中去想:如果我是這個編劇,我會如何去編這個故事?藉由電影的預告片,我們只要抓住其中隱藏的幾個訊息與設定的條件,就可以編出一部劇來。但作為創作者的我們,追求的是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,我們知道創作的基準、公式後,再來調整自己的創作,才能知道自己能夠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裡。

  我們身為創作者,其實一直在努力的是說出還沒有辦法被說出來的東西,寫出還沒有辦法被寫出來的東西(沉默);或是把一件事情的細節講到極致與扣人心弦(繞遠路),所以我以為「繞遠路」以及「沉默」一直是文學創作者關心的核心問題。

左起蔡造珉、盛浩偉、戴華萱

團體大合照

盛浩偉簽書會

2019/08/10:【故事story studio】盛浩偉:文學是想像的共同體

我認為國文課並沒有教會我們閱讀的方法,大部分國文老師也只會叫我們死背,但其實文本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讓學生讀出文本背後的東西,這才是我理想中的國文課。

文學是想像的共同體,文學力量就是可以讓讀者創造出共同記憶,可是當我們回想起國文課本的文章時,大概就是〈雅量〉、〈背影〉等等,這樣的內容變成我們的共同記憶,其實是有點可惜的,因為其實有更多更深刻的文學,值得成為我們的共同記憶,我覺得這是國文課本該有的使命感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9/08/10:【拾藏】盛浩偉:「召喚臺灣文學:關於故事、改編、非虛構寫作與轉譯的經驗與思考」

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,到今日,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,既拓寬了視野,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、對臺灣的認識。然而,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,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,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,或者說「時差」:學院的認知走在很前端,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、三十年前,甚至更久。這並非臺灣文學學科專屬的困境,然而很現實的是,對於這個資源並不算豐厚、歷史也不算特別長久,且其發展與當前政治與現實環境極度相關的學科,卻特別仰賴社會大眾的認識,以作為其存在正當性的支持與未來發展動能的基礎。也因此,近幾年來,已有許多前輩體認到這點,也已有許多寫作計畫,都是試圖彌平這樣的隔閡,讓這些知識能夠從象牙塔中解放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9/05/28:【BIOS monthly】盛浩偉讀《臺北爸爸,紐約媽媽》:如果你能看到這時代,那該有多好

《臺北爸爸,紐約媽媽》不是一本新書。

不,從很多層意義上,它應該被稱為一本「舊書」,因為它帶有很多「舊」的元素。比如早已出版一次、改版一次,而這只是又一次的改版。但反倒愈改愈樸素了。初次出版的封面照片上有幾個明顯的人影,乍見就暗示了書中主題在描寫家與家人;隔年第一次改版之後,照片換了一張,人的身影不那麼明顯了,明顯的是車。用後見之明來看,這裡彷彿就已嗅得出一點遠行的味道了,你說,人都在車裡,那這車是要開去哪裡呢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9/07/01:【BIOS monthly】神不在別的地方祂就在這裡——盛浩偉讀崔舜華《神在》

一開始當然是因為詩才知道崔舜華。記得是批踢踢的詩版,好多年前,那時我獨自住在租賃的小房間,夜夜面對螢幕,在那個黑不見底的版面上,亮灰的字詞像星點一般浮現;那麼詩就彷彿是星座了,將那些散亂的星點以不可見的神秘聯繫相連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9/05/06:【BIOS monthly】盛浩偉讀《完美人類》:為了完美,我們的不完美暴露無遺

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」,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至今引發多少爭議。有人同意它,有人認為是科技改變了人性,我則以為,這句話能廣為流傳,在於它確實揭露了某些真理,但癥結不是科技來自或改變人性,而是,人性到底是什麼。人性到底是什麼?當一個人過份殘忍的時候,我們會形容他「沒有人性」,彷彿人性就是溫柔與善良,然而,當人表現出慾求與貪婪、欺瞞與自私,以及種種感情用事的時候,我們卻也會說「這就是人性」。人性如此複雜混沌,時而好,時而顯露其惡;而科技來自人性,更精確地說是來自於人性某些部分,則其勢必攪動另一些部分。在游善鈞《完美人類》裡,很明顯可以看到這點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9/04/03:【OpenBook閱讀誌】你說,日治初期的台北到底有什麼?

初春,正是櫻花時節。隨著廉價航空愈來愈多、旅行愈來愈方便,社群網站上便時不時被一片粉紅籠罩,全是到日本旅行賞櫻的照片,這幾年在台灣,各家超商更是趁機賣起相關商品。但賞櫻這文化在日本淵源已久,不只當代,早在江戶時期就已經普及大眾化,成為庶民每年重要的娛樂活動;而櫻花,更隨著時代的演進,逐漸成為日本傳統精神與文化的象徵。

「見櫻花如見日本。」這樣的感受,在戰前那個民族主義高昂的時代,想必更為強烈。事實上,在1902年,也就是日本帝國殖民台灣的第7年,就有一位名叫中村櫻溪的人物,寫了一篇〈竹仔湖觀櫻花記〉,文中記載了他在這一年的2月16日,與幾位朋友一同出遊至陽明山竹子湖賞櫻的見聞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9/02/26:【BIOS monthly】盛浩偉讀《泥地漬虹》:給平權的另一種遼闊想像

這幾年,同志運動的主旋律幾乎全圍繞著婚姻平權。去年的公投,讓議題白熱化至高點,卻面臨巨大挫折,而到了今年二月二十一日,行政院提出《748 施行法》草案,一切好像又有了進展。只是,一直處這種高強度的情況下,總是說著社會運動的語言、論述的語言,不免過於生硬理性,過於抽象。婚姻、平權、保障、權利與義務,這些實際上,到底意味著什麼?如果法案通過,這些權益上的進展,對於同志族群裡每個活生生的人而言,又可能化為怎樣的生命經驗?在這樣子的時局下,讀到陳怡如《女同志X務農X成家:泥地漬虹》,內心不免有一種充盈的感受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9/02/09:【拾藏】盛浩偉:「象」與「風箏」——窗・道雄的虛構與紀實

臺灣文學史上,通常認為一九四〇年代大致由兩大純文學刊物,《文藝臺灣》和《臺灣文學》,各為陣營,彼此對立競爭。而《文藝臺灣》則被認為立場偏向日人,且美學表現上對臺灣的風物多帶有「帝國之眼」(從帝國、統治的角度加以凝視)。然而,過去無論研究者或讀者的眼光,都多著重在西川滿、濱田隼雄、周金波等人身上,因此,《文藝臺灣》作為雜誌本身所具備的多樣性,可能較少被仔細談論過。有更多故事,還在等待被發現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9/01/29:【BIOS monthly】盛浩偉讀《我會學著讓恐懼報數》:平靜對抗內心的迷霧

近來論及現代詩的語言風格,常見「白話」、「簡單」或「晦澀」、「艱難」的概略二分,比如會說廣受讀者歡迎的詩作都比較白話,或小眾的詩通常語言太過晦澀難懂云云。但私以為比這些形容更為準確的描述是,語言本來就具有多種面向,而所謂「白話」的作品風格,其實大多更為重視語言的「溝通」功能,這個意思是,通常,詩人心中所想要表達的東西明確,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,而詩人對於他的溝通對象也有相對明確的想像,並採取了與其想像溝通對象相符或能引起共鳴的溝通策略,換言之,也可說其相對而言更加地讀者導向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8/02/14:【BIOS monthly】在愛情面前口水流下來:
陳栢青 ╳ 李奕樵 ╳ 盛浩偉的男孩系下午茶

細看小盛作品裡的愛情觀,真的有許多和栢青相似的地方。但與伴侶牽手十多年,他是已進化的神奇寶貝,對於愛與不甘之間的界線有一定敏感程度。「我已經不同意我文章裡的愛情觀了。栢青講的我可以接受,我也經歷過,但我已經覺得那不叫愛了。」在《名為我之物》裡,〈給XX之歌〉的兩個篇章,小盛為愛自問自答,在死胡同裡繞,「我自己一開始的戀愛觀,真的滿中二的,像是《最終兵器少女》(註),就算毀壞世界還是要在一起。但現在覺得那只是一種不甘心,為了要彌補某種缺憾,行為的驅動力已經不是愛,而是求個甘願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7/12/15:【BIOS monthly】作者也不知道故事?一場華麗的小說接龍挑戰

發起人何敬堯,與因緣際會聚成的楊双子、陳又津、瀟湘神和盛浩偉,一心希望結合歷史和文學,發展有趣的合作計畫。五人決定來個小說接龍。在第一次的圓桌會議上,盛浩偉提及在〈郭松棻訪談錄〉中的一則謎樣段落:有台灣第一才子美稱的呂赫若,在受政治迫害而展開逃亡之前,曾將一串鑰匙交給膠彩畫家郭雪湖,但郭雪湖之子——郭松棻始終不知道那串鑰匙有何作用。這串鑰匙的神秘存在,自此是為《華麗島軼聞:鍵》的開端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7/10/20:【OpenBook閱讀誌】愛書成癡的人們

據池澤本人所言,現下的日本正處於變革動盪之中,而藉由文學,才能更加明白自我。更重要的是,他認為真正的文學閱讀,「並不是去參拜極具權威的文學殿堂,而是做為朋友、做為戀人、做為鄰居,去和古代的人們相遇。」這也就是這套全集選擇「翻譯」古文的意義。

閱讀古典文學並非出於崇敬,也不是只為了將過去的事物原原本本地傳承下去。將古典神聖化、認為其不可侵犯或更動,其實就像是將古典製成標本、放在展示窗內,反而增加了隔閡與理解的可能。對等,才是真正理解的前提。從這裡回望,再想起這陣子在台灣圍繞著國文課綱的文白之爭,以及長久以來國文教育的普遍情形,或許也能有些啟發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7/09/18:【OpenBook閱讀誌】預知未來的漫畫,及日本思想類著作

本刊《日本書房》專欄作者盛浩偉在蒐羅報導資訊時,發現台灣對日本戰後思想的演變普遍並不熟悉,或者僅只具有零星認識,遂決定趁此機會,寫成一篇關於日本思想的小專題。
 其後完成的文章,提綱契領,爬梳脈絡,為讀者清楚勾勒出日本思想自戰後迄今的發展流變。期望拋磚引玉,吸引有識者與有志者加以補充訂正,補足台灣對此一議題的整體認識。
 本文為節錄版,選錄與時下出版較為相關的部分。完整全文,請見〈日本戰後至今的思想發展極簡史〉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7/09/07:【BIOS monthly】請來和「我」發生關係——專訪盛浩偉《名為我之物》

「會出這本書,其實只是意外,有一些創作者會想要趕快出書,但其實我一直都沒有這個想法,出版社簽約都很寬容,我就會在寬容的限度裡盡情放肆。」手上有多份書約,小盛沒急著想實現,沒想到出版社編輯有條有理,一步步挖洞給他跳,跳著跳著,《名為我之物》就問世了。雖名為「我」,但小盛說他想談的終究不是「我」,而是那個「我」與各種不同對象的關係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7/07/27:【Hornet 中文】Hornet 報樹囉:第十一集 / 感性作家盛浩偉

2017/07/24:【TAAZELECTURE1】TAAZE讀冊學堂【2017 鐵道文學】系列講座04 | 日本鐵道文學改編漫談:以《銀河鐵道之夜》為中心

2017/06/12:【OpenBook閱讀誌】藏在官能滿足底下,對己身存在的不安:江戶川亂步與純文學

如今,台灣稍具專業的讀者們大多已能識得江戶川亂步的地位:日本推理之父、本格派與社會派的開山鼻祖、「大亂步」……就連一般讀者,也可能在各種當代流行次文化中(如《名偵探柯南》或《文豪野犬》),聽聞其大名。

的確,亂步的地位是不朽的,他的創作多種多樣,質精量大,更啟發眾多後進作家(如知名科幻小說家筒井康隆,或是寫下《魔界轉生》與《甲賀忍法帖》等的山田風太郎等),促成大量影視改編,也早已獲得天皇頒授的紫綬褒章,肯定其文化建樹與藝術貢獻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7/06/06:【OpenBook閱讀誌】成為大人以前:從「青春小說」談起

前年以《流》獲得直木賞而引起極大關注、甚至獲蔡英文總統接見的小說家東山彰良(王震緒),5月又出版新作《我殺掉的人和殺掉我的人》。此書和《流》一樣,都以戒嚴下的台灣為背景(甚至還將故事場景也拉到美國),以富有懸疑與戲劇性的故事,描寫了少年們的友情與成長(已有相關新聞報導 )。相信不久之後台灣應該就有譯本,此處就不多針對內容贅述。本文想從另一饒富興味之處切入,那就是宣傳書介上打出的「青春小說」(せいしゅんしょうせつ,《流》亦被如此描述)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7/05/18:【OpenBook閱讀誌】思索文學遺產的可能

對話是重要的,藉由對話,人們才能認知到彼此的存在。《生誕150年:做為世界文學的夏目漱石》,就是典型藉由學術研討會的形式,再一次確認、確立漱石文學的意義,並將這份意義向世界發信。

對話往往需要接點。可惜的是,台灣與日本的歷史曾經有那麼深刻的關係,但在當今、在日本,這些相關議題的討論中——無論是文學、文化,或甚至更為政治的——台灣卻往往聲量極低或甚至缺席。同時,台灣內部對相關議題亦缺乏關心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7/03/07:【OpenBook閱讀誌】從前比較好?「回頭看」,你看見了什麼?

常聽人提及日本珍視昔日故舊,縱使時代淘洗,仍總會設法保留傳統或重述某些記憶,在各種小說、戲劇等作品中,也時常看得到這類故事。然而,每一種「回頭看」的背後,往往有不同的動機與意義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

2017/02/14:【OpenBook閱讀誌】藝人的寫作—演藝與文藝之間

文字作品被改編成其他形式很希鬆平常,不過歌手或藝人成為作者,出版以文字為主的書籍,也並不罕見。除了前面的例子,水嶋斐呂和傑尼斯的加藤成亮也都曾出版小說。只是最近這段時間,日本書市中藝人出書或藝能相關書籍的現象,確實也小有規模。

回過頭來看,台灣自己也有不少例子,從譬如陳昇、蔡燦得、陳綺貞,一直到近幾個月的鄧九雲、邱比、沈聖哲,以及即將出版詩集的連俞涵等等,其作品看來似都有幾分本事,並非粗製濫造,摻水充數。而若將「藝人」廣義理解為「演藝圈相關的人員」,將導演、製作人、作詞人等等也納入其中的話,勢必又能舉出更多例子……

──【觀看全文